高考志愿填报指南,看就业挑大学科专业,怎样看待高考志愿中的“热门专业”与“冷门专业”?
怎样看待高考志愿中的“热门专业”与“冷门专业”?
招生中的“热门专业”并不是某个专业实力高低的划分,“热”或“冷”只取决于填报的数的多少,不是专业好坏之分。
①“热门专业”只是相对一个时期有效,所谓“热门专业”具备人才市场紧俏、工作环境负收入相对较高等就业前景方面的优点。但是,“热门专业”也具有很大的时间依赖性,而且“热的周期有长有短,这主要取决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,以及学科自身发展、人才市场的求比例。我国目前人才市场上紧俏的专业4~7年之后未必依然紧俏。“热”与“不热”难以解测、是相对的;只有毕业时的实际竞争力才是 绝 对 的。
2020年由于新冠病毒的肆虐,给世界各国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。为保障人民生命会全和健康,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作用不言而喻。
据统计,目前我国高校每年培养的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本硕博学生,规模不足一万人,远远能满足公共卫生领域的人才需要……
近日,清华大学、南方科技大学、厦门大学、天津科技大学、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发力师共卫生相关学科建设,将为国内相关领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。公共卫生与预防专业已然成为今年新的热门专业之一。
②“报考热门” 专业并不是“就业热门”专业“就业热门”专业不能因为其就业率极高,一味盲目地报考,因为该类专业一般是招生人数相对较少,社会需求量不大,就业面较窄,有效向培养的性质在其中,如边防管理、石油工程等,其高就业率正因为这些原因而产生。而“报养热门”的专业,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国际经济与贸易等,由于其招生人数多,就业面广、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大,因此报考该类专业的毕业生较多。该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,越来越多地选择产创业或出国,相当多的大学生不急于在毕业时寻找一份固定的工作,而是“待价而沽”。越“越门”的专业,这种现象越严重,正是因为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量大,毕业生“心中有数”,就业时自然“不慌不忙”。因此“就业率”并非考察专业热门与否的 唯 一 标准,“报考热门”专业并非是“就业热门”专业。
③普通大学的“热门专业”与重点大学的“冷门专业”之比较,该问题几乎每个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都可能遇到,我们建议考生首先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定。其原则是:如考分较高,能上重点大学的尽可能上重点大学,哪怕是该校的“冷门专业”。名校师资强,讲座多,学习氛围激厚,这些都是一般院校无法比拟的。对于想考研的同学来说,进名校“冷门专业”就更值得推荐了。如果考分只允许上第二批录取院校的,就应选定好该批次中“热门专业”,报考专业实力就强的院校。另外,不同的层次教育也不一样,比如有的专业在重点大学接受本科教育就是好每业,而到一般专科院校就读就不一定是好专业。
大学生就业率***的专业为:艺术类、生命科学类:医学、生物学和农学专业。会计学、英语、法学、工商管理、电子信息工程:等10个热门专业半年后就业率在90%以上,但这10个专业的失业人数达6.7万,占本科总失业人数的三成。总体看,大学生的失业率超过12%,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。 不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不同。“211工程”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很高,大概是88%,非21世工程是59%,职校和专科院校是43%。10个热门专业的失业人数高是因为毕业生数量庞大。